這是一篇我還在大三(2004年) 參與完系上舉辦的"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後的心得
當年電影系邀請了很多外國的電影系學生來參賽
我們狠狠地看了一個禮拜的片子

重讀這篇文章 回憶起那個時候渴望出國深造的心情
對於目前在異地唸書的我 看著今天在班上聒噪不休拼命讓老師生氣的法國小朋友們
這是對自己最好的提醒:"沒有態度跟動機 在哪裏學習都一樣枯燥乏味"
或許在現在這個學校裡 不會再有人嫌棄器材不好了
可是人總是有惰性的
來到這裡 我真的覺得很感謝台藝大電影系的教育
或許法文遠遠不如人家
可是談到電影
我並不是班上那一個最弱的

與還在台灣或是在異地念書的大家共勉
--
Tue Mar 30 02:17:34 2004
最近這幾天看了許多外國的學生電影
要說技術跟資金 我們已經比不上人家了 也沒有比較的必要

最讓我好奇的是我們國內自己學生看完這些片子的反應
今天和一個馬來西亞的華僑同學聊天
她說到自己無法在同一個環境待的長久
因為這會讓自己的思維靈感像死水一樣
所以她告訴我她又再次決定不要延畢(之前是要延 然後不延 然後又要延)(2007年插播:最後她還是延了)
打算一畢業就申請去英國
我問她一句為什麼
她只告訴我因為那裡的器材比這裡好

她的想法沒有錯
我們的電影系畢竟只是大家學習旅途上的過站
我也很想有機會出國看看外面的世界
可是在這之前我更想先學會在同一個環境下
用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情的心態
或許不用出國就可以有了出國般的新鮮心情

又或者
就因為我們系只是個過站
所以完全沒有歸屬感
大家都是因為系上器材不好 師資不好 同學不好
這四年過了就算
一點向心力都沒有
更不要說對"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有榮譽感了

年級漸昇
我發現因為畢業製作的自由度高
從前製到拷貝都由學生一個學年內自行完成
學長姐都沒有辦法做良好的規劃與安排
幾乎我看到的畢製都沒有一部大二全班分組合作爭吵下的短短十分鐘影片來的精緻
不是因為可以自行分組又之前跟班上同學不合
打死不相往來而搞的分崩離析
就是時間沒有規劃好 明明已經延畢一年了 卻在最後一個學期都還沒有開始拍
往往都是在最後關頭草草了事 臨時趕出來
畢業製作這樣完成真的很悲哀

今天這樣的短短談話雖然五分鐘就結束了
我也說服自己真的沒有必要去在意 甚至是企圖改變別人的想法
或許器材不好 沒有向心力真的是讓她(和很多人)急於想要離去的理由
那樣永遠對現狀不滿的想法如果可以讓她快樂也跟我無關
可是
今天我有一個感觸
我不信台灣這一個島真的沒東西好拍而非要急著往國外跑

或許我們不只是技術跟資金不如他國
連態度和電影的內容都遠遠輸在起跑點上
這才是我們真正輸給人家的地方
沒有正面的態度 真正的動機
我們到哪去學習都是一樣地枯燥乏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tteb1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