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現在唸得正是剪輯
所以對這篇大二時候寫的文章
現在再讀起來
發現冥冥之中我受這位老師的影響還滿大的...
廖慶松 (侯孝賢的專屬剪接師)
-- 
今天來說說我對剪接的看法吧 
這要從我最喜歡的電影類型說起
我想以前的我應該是歌舞片吧
可是在用觀察接點的角度再回味這些讓我充滿感情的老電影
我才了解音樂的節奏為畫面帶來更多的可變性
可以把一部歌舞片中的動作變的更好、更活潑,或更爛、更衝突
從一個起身動作的接點就可看出一部電影的活潑輕快或延宕藝術的走向
這是我從未料想到的 

是乾淨漂亮的連動作
或規則守序的換鏡頭
誇張表現的舞蹈
意識形態的象徵物特寫
這些歌舞片的剪接變換讓我對歌舞片又燃起一股崇拜

曾聽到老師說過:
要完整的處理情感、呈現情緒的層次是剪接最困難的地方
有時為了讓情緒可以完整的連貫下去就必須忽視片中連不連貫的細節
又「捨不得」是所有導演的通病
但這些「捨不得」會延宕觀眾在觀賞時的情緒而感到不耐
因為導演忘記了:
「底片在感光之後,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擁有自己的生命」

要決定這個嬰兒的未來
就是要靠先天在「現場蒐集的資料」充不充足,紀錄的資訊夠不夠運用
再靠後天剪接利用先天紀錄的資料排列剪輯出最可以連貫情緒、自有生命的影片版本

我們的剪輯課上的老師常跟我們提到打坐讓腦袋進入α波
強迫自己什麼都不想,把腦袋抽成真空之後
才能在該專注的時候用心致力,用客觀的態度與角度去看一個個鏡頭。
令我感到不解的是,
若導演是在拍攝前決定這個劇本的分鏡的主要裁決者,
那剪接時是應該要讓只見到每個鏡頭「本質」的剪接師來剪輯
還是讓對影片有充分感情的導演來決定用刀呢?

我們見過、聽過多少個兩者之間衝突的例子:
導演見自己的作品被剪成不符己意、
剪接師看片子被弄得濫情拖戲
若只是看畫面的「角度」、「情感」不同就能造成這個大的差異,
那誰才是好的呢?
被剪接師剪過的片子還算是導演的作品嗎?
若是因為剪接師看事情的「角度」與導演不同,
那這部影片所表達的還是導演想說的嗎?
這些問題可能會一直是導演意念與剪輯間的矛盾
到底留下的是導演想說的還是其他,這只能留待觀眾去評價了 

而在剪輯的技術上,我相信是熟能生巧,
剪接室中數位化的電腦也的確不負眾望,
各種影像技術就在滑鼠中的一按一點間完成;
但概念或許就是一種天生的感覺與長久的心得體會了,
在剪接室裡我看到老師在剪輯上的求好心切,
讓「貴的很有價值」的電腦充分發揮,
要表達的那種感覺也因為重新剪輯的關係而有另一種的韻味。
又,在與他人溝通自己影片表達的方式上,
我也見識到老師在與技術先生之間的互動,
或許是因為熟識的關係,
能用這樣輕鬆直接的交談方式,真的令人羨慕;
雖然我們也是準大人了,但在與同學間互不相讓的爭論仍是常有的事,
若在一件藝術創作的溝通上可以也對事不對人的討論,
不高興就出去打個架,再回來一起高高興興的把片子剪完,
對事不對人,那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雖然日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自己進剪接室去剪片,
但這次經驗讓我提早見識到電腦剪輯的方便性,
對於以後的剪輯方式多出了一種選擇性,
讓我們做好要趁早找時間學習的心理準備。 

老師讓我覺得:
若要說剪輯是決定電影的成敗的關鍵或許也不為過;
在電檢嚴格的國家裡,剪輯的作用是把所謂的限制級畫面剪去,
把不倫常的關係剪成合理卻制式的劇情;
可是當剪接刀在大師的手裡,
就可以把電影底片變成魔幻奇妙的「月球之旅」、激情的「波坦金戰艦」、情緒雋永的「悲情城市」與緊張懸疑的「驚魂記」;
剪輯影片的確是賦予了同樣一捲底片不同的生命力,
訴說不同的氛圍帶給觀眾不同感覺,
配合鏡位的變化,每個鏡頭的留與不留,放與不放,
就像是分秒不差的排列組合,成為了一部電影的成敗關鍵。

在這樣一個學期的教學下來,
我很喜歡老師在課堂與我們風趣的對談與直接拿影片來看剪接點,
大多數的談話與觀摩對我們來說或許一時無法體會與察覺,
可是我相信在經驗的累積下,
或許有一天我們在剪接室剪片的時後會突然感受到老師的:
「一砂一天地,一秒一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tteb1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